省高速集团:
你公司《关于黄陵至铜川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的请示》(陕高速字〔2012〕156号)及修编后施工图设计文件与施工图修正预算均收悉。根据交通运输部《关于黄陵至铜川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》(交公路发 〔2012〕265号)精神,经审查研究,批复如下:
一、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
本项目路线起于黄陵县界庄(K156+419.202),与拟建的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顺接,途径崖头庄、玉华宫、何家坊、演池、关庄,止于铜川新区上任家庄(K62+800),顺接西铜高速公路终点,主线全长93.533公里。
另于界庄设黄陵联络线与铜黄一级公路相连,黄陵联络线起于界庄,设界庄立交经界庄隧道(B7方案)至杜村设互通式立交与铜黄一级公路连接,从杜村互通式立交终点(K159+450,对应铜黄一级公路桩号K160+365),利用铜黄一级公路止于黄陵县康崖底(铜黄一级公路桩号K162+000),接现有的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。黄陵联络线路线全长9.15公里,其中新建5.45公里,利用铜黄一级公路3.70公里。
全线在杜村、界庄、花石崖、玉华宫、前烈桥、演池、桃曲坡等7处设互通式立交,其中杜村和界庄为联络线上设置的全互通式枢纽立交,其余为服务型互通式立交。
全线设花石崖、桃曲坡2处连接线共长13.76公里。其中花石崖连接线11.09公里,桃曲坡连接线2.67公里,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,设计速度60公里/小时,路基宽度10米。
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,其中,界庄至上任家庄段93.533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,设计速度100公里/小时,路基宽度34.5米;黄陵联络线新建段5.45公里和利用铜黄一级公路段3.70公里,采用双向四车道,设计速度80公里/小时,路基宽度24.5米。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-I级,设计洪水频率1/100(特大桥1/300),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.05g-0.10g;其余各项技术指标遵照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》(JTGB01-2003)执行。
二、路线
路线设计基本贯彻了初步设计批复精神,原则同意在初步设计基础上优化后的路线布设和采用的平、纵面技术指标及平、纵配合设计。
三、路基路面
1、原则同意路基、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。
2、原则同意路基采用石灰土或隧道弃渣填筑,实施中要严格控制石灰等原材料质量,对采用隧道弃渣填筑的部分路段路基,应根据隧道弃渣岩石类别,选择满足规范要求的填料,保证路基填筑质量。
3、原则同意湿陷性黄土路段采用强夯、灰土垫层等处治设计方案;实施中应结合现场地形完善排水系统设计,实现高接远送,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和结构物安全;挖方路段应考虑增加纵横向盲沟,保证路基稳定。
4、原则同意全线的滑坡处治设计,实施中应严格施工工艺、工序的控制,加强观测,强化动态设计,确保工程安全。
5、同意全线主线行车道、互通式立交匝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,收费站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,隧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。
主线行车道、互通式立交匝道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(AR-AC-13)上面层+6厘米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(AC-20)中面层+12厘米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(ATB-30)下面层+3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+19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;
收费广场路面结构采用26厘米铣销型钢纤维砼面板+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+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;
隧道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(AR-AC-13)上面层+6厘米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(AC-20)中面层+24厘米C40砼下面层+20厘米水泥处置碎石排水基层。
6、全线弃方较多,应优化取(弃)土场设计,合理调配土石方,完善相关排水、防护、植被恢复及复耕设计,避免水土流失。
7、对连续刚构桥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应进一步优化设计,加强施工工艺、工序控制,提高路面耐久性。
四、桥梁、涵洞
全线主线设桥梁25051.44米/81座(全幅,下同),其中特大桥7796.55米/5座、大桥15345.33米/49座、中小桥1909.56米/27座,涵洞91座。黄陵联络线桥梁总长(单幅)3143.60米/14座,涵洞19座。桥梁、涵洞结构物总体设计合理,桥型选择、桥孔布设基本合理,执行了初步设计批复,原则同意其设计。
同意沮河特大桥主桥上部采用85+3×160+8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,引桥采用4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,下部采用柱式、薄壁空心墩、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桥跨布置和桥型方案。
同意虎沟、南沟大桥主桥上部采用55+2×100+5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,引桥采用30~4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。
同意扁担沟大桥主桥上部采用75+3×140+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,引桥采用3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。
同意孙家河、柳沟、黄家沟及常家河大桥主桥上部采用75+2×140+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,引桥采用30~4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。
应进一步做好连续刚构桥梁的抗震计算和设计核查,加强施工工艺、工序控制,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。位于陡坡上的桥梁墩、台,应高度重视岸坡防护和排水系统完善,确保桥梁安全。
五、隧道工程
全线主线设隧道22314米/8座(单洞,下同),其中特长隧道15815米/4座、长隧道5531米/3座、中短隧道968米/1座,黄陵联络线设长隧道3705米/2座。隧道总体设置合理,执行了初步设计批复,原则同意其设计。
1、焦坪、马家梁、上官山等隧道位于黄土与泥岩或泥岩与砂岩交界处,地下水相对发育,实施中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超前支护,做好排水系统,保证隧道施工、运营安全。
2、根据洞口地形、地质条件进一步优化洞口设计。部分隧道仰坡较陡,建议采用延长明洞、设置棚洞等措施,减少开挖。
3、六车道隧道施工难度大、风险高,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,加强超前地质预报,强化监控量测,重视变形观测,严格工序、工艺要求,完善施工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。
六、交叉工程
全线共设互通式立交7处,分别为杜村、界庄、花石崖、玉华宫、前烈桥、演池、桃曲坡。互通式立交设计执行了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精神,原则同意其设计。
全线共设置分离式立交37处,通道37道,天桥13处。交叉工程总体设计基本合理,应妥善解决横向交通,避免通道积水、净空不足等问题。
七、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
全线设管理所1处(玉华宫),立交匝道收费站5处(花石崖、玉华宫、铜川北、演池、锦阳湖),各收费站均含治超功能,服务区2处(玉华宫、耀州),养护工区1处(玉华宫),停车区2处(山岔、关山),交警营房1处(花石崖)。其中管理所、隧道管理站、养护工区与玉华宫匝道收费站同址合建,交警营房与花石崖匝道收费站同址分建。
原则同意全线关于服务、管理和收费、通信、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。收费站应按交通运输部和省厅有关规定做好ETC车道的设置。
根据部初步设计批复,考虑我省实际,充分满足各站点住宿、就餐、阅览、洗浴等“四个一工程”的需要,核定全线管理、养护及服务设施占地544.99亩,总建筑面积46452.92平方米。
八、其它
为确保工程质量,便于工程实施,避免窝工浪费,经省厅研究,崖头庄至界庄段3.8公里四车道改六车道主线及界庄立交由本项目一次实施,本项目初步设计批复的界庄至淌川段0.71公里四车道主线由黄延项目实施,经对工程费用详细拆分计算,确定黄延项目应拨付本项目1506万元。本项目与黄陵至延安项目的分界点为K156+419.202(铜黄)=K3+851.255(黄延)。
九、施工图预算
施工图预算编制基本符合部颁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》JTGB06-2007)和我省有关规定。经审查核定本项目施工图设计预算金额为11619139270元。
本次预算中已包括崖头庄至界庄段3.8公路四车道加宽为六车道增加的工程费用,按照工程费用拆分研究,黄延项目应拨付1506万元给本项目。
本次预算中不含杜村至康崖底段利用铜黄一级公路3.7公里旧路改建工程费用,应结合旧路实际使用情况及交通量状况,研究确定旧路改建的合理时机。
请据此批复,积极筹措建设资金,切实落实“五化”要求,加强工程管理管理,强化工程监理,严格质量及投资控制,确保把本项目建成“五化”实施的典型示范工程。
附件:黄陵至铜川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预算审查表
陕西省交通运输厅
2013年8月12日